唾液的緩衝液性質會維持口腔環境在一個略鹼的酸鹼度, 有利於中和食物消化初期在口腔內造成的酸性環境. 而唾液中較高濃度的鈣離子與磷離子, 剛好是牙齒結構的主要成分. 對於蛀牙前期的牙齒脫鈣現象, 在確實的口腔衛生維持之下, 唾液是有助於其再鈣化的. 所以, 有時候牙醫師會說, 要持續觀察追蹤你牙齒上的小白點
然而, 唾液在溫暖潮濕又陰暗的口腔環境裡, 的確也是個細菌病毒和黴菌孳生的溫床.  再加上口腔內三不五時就會有食物的供應; 而且,牙齒及牙周組織的型態高低起伏, 且質地各異其趣, 更容易造成食物及牙垢的滯留. 所以, 口腔內的傷口, 的確有可能因這些致病源而受到感染.

但是, 我們卻很少因為不小心咬到臉頰而感染, 原因在於, 唾液內所含的抗體及抗菌因子, 會使的口腔內那些致病原無法發揮作用. 唾液甚至對於HIV也有抑制作用.
唾液內所含的蛋白質, 可促進血管的生成, 所以口腔內的臉頰黏膜及牙齦組織的傷口癒合速度, 比起皮膚的傷口來得快的多, 而且疤痕組織也較少. 這就是為何動物會本能性的去舔舐傷口.

口腔內大約存在七百種不同的細菌, 但是大部分都是所謂的好菌.

人體內沒有其他地方像口腔一樣, 在一個小範圍內同時存在多種不同的表面. 口腔內有光亮堅硬的牙齒表面, 也有表面有許多突起的舌面, 也有濕潤而光滑的臉頰內側黏膜. 而在每一種不同的表面, 存在著不同的細菌.
不同的人種, 口內存在著不同的細菌族群. 口內的細菌分布, 也因身體狀況的不同而有改變. 全身系統性疾病, 如糖尿病, 也會改變口內菌種的分布, 甚至發現, 肥胖者口內的細菌也跟標準體重的人不同.

最近幾年,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, 唾液內含有許多全身的訊息: 藉由唾液測量體內各項內分泌濃度的技術, 已經發展出來. 最新的HIV檢測, 可藉由測量唾液中HIV抗體的濃度, 來檢測感染狀態. 甚至也有用唾液檢測,來做毒品的檢測.

唾 液檢測有朝一日會成為一件稀鬆平常的事. 分子生物技術的進步, 可放大全身性資訊在唾液中的微量顯現. 唾液檢測相較於血液檢測, 不但技術簡便, 成本低廉, 而且不會有針頭感染的問題. 雖然仍舊有些技術性問題有待克服, 但相信所有人都期待有這麼一天: 是到醫院檢驗科時, 不必禁食抽血留尿, 只要吐一口口水就好了.

 

取自於http://www.periohsu.com/perio38.cfm牙醫網站

k39401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